考量產業特性 慎擬貨幣政策

中央銀行法第2條第1項4款明載,央行負有維持國內外幣值穩定之重任,且應在維持貨幣穩定之範圍內,協助經濟發展。

台灣產業界鑑於日本推動日幣貶值政策之成效,一再呼籲央行應放手貶值台幣,以拯救出口、提高獲利、增進就業、擴大消費。對此,央行以近年台幣出口價格競爭力優於主要競爭對手南韓,出口不力無法藉台幣貶值解決,且貶值將推昇進口成本升高,造成物價上揚;以及匯率對台經濟之貢獻度達44%,放任匯率波動,對經濟風險過大等理由回應。惟台幣是否應予貶值?貶值多少?仍應考量國內產業結構及相關數據。

經查,近十年台灣的「名目」及「實質」國內生產毛額(GDP)雖有成長,但因「名目GDP」跟不上「實質GDP」之年成長率,二者差距不斷擴大。

又,依主計總處之資料顯示,台灣服務業占全國GDP產值及就業人口均六成,且其「名目產值」與「實質產值」的成長狀況相當。惟台灣第二大產業別—製造業,其產值佔全國GDP及就業人口均占近四成,但其「名目產值」成長率始終少於實質產值成長率。兩者於2011年之差距更達8.17%;而製造業名目產值成長停滯,似是造成我國GDP成長不振的主因。

製造業名目產值成長停滯,應與相關產品之國際價格有關,由於我國製造業以出口為主,如產品不具附加價值,而僅能從事低價競爭時,台幣貶值雖有利於價格競爭,但終非長久之計。何況,貨幣貶值雖可提昇產業對外議價能力,卻也將帶來原物料進口成本提高,及物價飆升的副作用。由於台灣缺乏天然資源,又無品牌、高端技術作後盾,貨幣貶值後座力更強。但若真有必要,為避免產業凋敝,央行似亦不得不為。

國內產品對外之低價競爭策略,如為製造業名目產值低迷之主因時,為從根本解決製造業困境,政府應協助產業轉型、鼓勵研發,以提昇產品價值、拉高出口價格。惟在轉型成功之前,廠商對外競價壓力不減,則可考慮貶值是否能「短期」減緩廠商壓力之有效工具。惟應如何在「保持產業競爭力」、「避免廠商過度依賴貶值」、「產業成本」及「民生物價」間謀取平衡,仍有賴相關機關之決策智慧。

考量台灣當前服務業、製造業之成長態勢迥異,而產業界處於低價競爭及研發轉型之關鍵點,政府應靈活運用各種可能政策,以維持各類產業活力於不墜。為此,央行職司貨幣穩定並促進經濟發展之大任,更應宏觀決策,考量各種可能,在兼顧各產業之需求前提下,帶領產業突破重圍,再造經濟榮景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taceylee3306 的頭像
    staceylee3306

    立法委員李貴敏的部落格

    staceylee33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