強化募兵配套打造精緻國防
隨著戰略改變及科技發展,未來戰爭強調精準打擊及科技戰,軍隊亦須精實且高效,以科技化、專業化之戰略因應時代之挑戰。
臺灣面臨軍隊轉型之需求及少子化之挑戰,擬將軍制由徵兵改為募兵,而行政院亦因此提出《募兵制推動暫行條例草案》,企以各種鼓勵方案吸引國民從軍。
但是,台灣目前仍普遍存有「好鐵不打釘、好男不當兵」的刻板印象,過往軍人「雄糾糾、氣昂昂」的形象不再,存在民心的,卻是如「報告班長」系列電影、「新兵日記」電視劇等塑造的「傻大兵」形象。國防部如要吸引民眾從軍,應從提振軍人尊嚴、重塑軍人形象著手。特別是讓國人認識到,新時代的軍人,是「成熟」、「有專業」的威武英雄。
其次,在改採募兵制後,過往建立在徵兵制前提上的軍士官的任官制度亦應隨之調整。在現行制度下,士兵雖可經甄選、訓練合格而擔任士官,但是士官不論表現再優秀,卻不得再晉升為軍官。這將使士官成為有意投身軍旅、願意從基層士兵做起者的玻璃天花板。擴大軍官進用管道,恐是未來實施募兵制時,應一併考慮的改革方向。
再者,未來隨軍事科技化與專業化,國家須投入大量資源於軍隊。不過,美國投入軍費於軍隊的同時,民間企業可因軍隊的各種軍需、科技需求而同步成長;而台灣投入資源於國軍,往往隨國軍向國外購買軍備而流出國外。既無法滋養民間企業,更導致國庫空虛,因此容易導致民眾反彈。是以,要強化國防資源,相關單位應先積極發展各種軍需產業,藉以厚殖民間能量,減少民間對國防預算增長之反彈。
募兵制的施行,代表我國國軍將重組、邁入新的紀元。期許未來,國防部可運用軍人特有的專業與與視野,引領國人迎接挑戰,為台灣打造契合未來需求的新國防戰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