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調整建築貸款方案 降低不當投機炒作
近年房價不斷高漲,抑制了年輕人與中產階級買房之能力,致使民怨不斷。政府近來雖不斷祭出相關措施,如限制貸款成數、奢侈稅、加強查稅等,房價依然維持於高點。
據央行統計資料,銀行供給建商之建築貸款自92年4204億一路攀升至102年的1兆4861億,成長幅度達253.6%;而銀行提供給民眾之房貸餘額則從92年度的3兆0389億元成長到102年的5兆5412億,成長幅度僅有82.3%,而遠不及建築貸款成長的幅度。何以房屋之「供給」快速上升,而房價卻未見下降。
經查,根據新屋登記數據顯示,2009年第四季台北市平均新屋登記之坪數為41.9坪,2012年第四季卻攀升至88.7坪。似乎建商貸款後興建的多以大坪數、高單價之房屋為主,而非中產階級有能力購置之小坪數合宜住宅。財政部應研議公股銀行調整建商貸款條件,引導建商投入「合宜住宅」之建設,以滿足一般民眾購置平價住宅之需求,而非資助投資客或豪宅之興建。
另,財政部近來針對豪宅或轉手次數頻繁的預售屋個案加強查稅,惟投機客為避風頭,恐將炒作標的移向小坪數住宅,嚴重影響一般民眾購屋之能力。就此,財政部宜交易頻繁對象、非自用住宅交易、預售屋、紅單交易查稅,以嚇阻房市不當投機炒作。
期許財政部持續加強行政作為,抑制房市不當炒作飆漲,以成就年輕人與中產階級成家之夢想。
全站熱搜